2023年5月,习在河北黄骅港煤炭港区码头考察时,为这座西煤东运、北煤南运的“能源动脉”锚定了:“加强港口能力建设,创新管理体制机制,打造多功能、综合性、现代化大港”的发展方向。沿着这一指引,渤海之滨的黄骅港正书写着令人惊叹的转型故事。
作为我国西煤东运、北煤南运的重要枢纽港口,黄骅港年煤炭下水量超过2亿吨,却在2019年被评为AAA级工业旅游景区,也是我国首个AAA级工业景区的煤炭港口。它是如何从“煤黑子”变成“大漂亮”的呢?在这里工作了22年的王忠华告诉我们,原因在于翻车机房。
2016年9月8日,黄骅港长效抑尘系统试验成功,系统通过在翻车机卸煤过程中进行分层洒水、振动给料,使得水与煤炭得以均匀混合,从而在源头上抑制了煤尘的产生,抑尘效率可达98%以上。
国能黄骅港务有限责任公司生产一部中控调度 王忠华:原来是不敢穿的,白色的根本就不敢想,现在我们自己管自己叫小白领了。
从2003年进港实习,王忠华的工作就围绕着煤堆打转,从操作翻车机,堆料机,取料机到装船机,他一直都觉得自己是个名副其实的蓝领工人。然而这一切在2020年发生了改变,随着黄骅港成为全球首个实现翻堆取装全流程智能化的煤炭港口,王忠华发觉自己已然变成了“白领”。王忠华身份的转变与黄骅港的发展息息相关,而黄骅港的发展则离不开创新、协调、绿色、开放、共享的新发展理念。
煤港通常有两大污染源,一是煤尘,二是油烟。油烟是在大型船舶靠港装卸作业时,辅助燃油发电机燃烧重油产生的。因此,想要根治油烟,就得从岸电设施下手。通过“以电代油”,不仅环保,还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效益。以一艘4.7万吨的货船为例,其靠泊一天,辅机工作需要消耗油料费用3万元,而使用岸电的成本却只有1万元。
作为沿海省份,我省海岸线个自由贸易试验区片区和6个综合保税区,形成了对外开放的窗口和平台。如何从单一煤港蜕变为辐射京津冀的现代化综合枢纽,便成为了黄骅港面临的新课题。
在黄骅港津冀国际集装箱码头,往返穿梭的运输车辆不断。来自于沧州的金属制品,廊坊的家具,保定高阳的毛巾,邢台的自行车,以及天津的地毯等50个县域200余个品类的商品,正在通过这里走出国门。与黄骅港直线公里的北方(沧州)跨境电商物流基地,目前正处于建设当中,其核心区将于今年年底建成投用。届时,这座依托黄骅港密集外贸航线网络,打造的集港口、物流、外贸、产业”等多元功能于一体的跨境电商物流基地,将实现全球选品、沧州集货、一键出海。
黄骅港津冀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党总支副书记 李祥:现在我们正在运营的码头,是三四号泊位。我们刚刚完成的是一二号泊位的新码头的改造。这改造之后呢,我们四个泊位整体运营码头岸线万标箱。那么未来我们也会更多地服务好外贸航线,开通东南亚、日、韩、中东、印巴(航线),做好服务。支持我们的北方跨境物流基地的建设。
